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UK

時事速讀 | 銀行分行縮減

2018-01-02 在2017年,英國四大銀行減少了948間分行,相當於總數的六份之一:RBS 關閉了417間分行;Lloyds 250間;Barclays 98 間;HSBC 129 間。在香港,很多銀行例如恆生和東亞都致力減少分行,力推網上銀行。可惜往往引來市民口誅筆伐,畢竟很多交易都要靠現金來完成(總不能去茶記吃碗雲吞麵都拿出AE黑卡來炫耀吧⋯)。那麼人口密度遠低於香港的英國又如何應對呢? 雖然英國沒有像八達通,乘車購物兩用的智能卡(倫敦有只限乘車的 Oyster Card),手機付款亦只有剛推出的Apple Wallet 和 Android Pay,沒有如支付寶獨步全國的手機支付系統(當然亦涉及政治原因)。但它還原基本步,不同銀行的預付卡(Debit Card)都可以在全國使用,用途廣泛;而且直接由戶口扣數,不會有每月忘記找卡數的風險。 另一方面,手機和網上銀行十分成熟,可以進行跨行轉帳、付款和其他簡單交易。於是在城市和大市鎮,現金和銀行分行都處於「可有可無」的局面,縮減規模確實無可厚非。 不過,在一些偏遠市鎮,例如 Flintshire 的 Hollywell,四間銀行有三間已關閉;另外只有西敏銀行(NatWest)「大發慈悲」,每週末安排銀行車坐鎮解決市民提款需要。居民提取現金的難度大大增加,於是他們寧願去另一個大市鎮購物,因為那裡有更多商舖接受用卡付款。這對於 Hollywell 的小商舖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它們大多負擔不起高昂的刷卡機租賃費,只可接受現金交易。後來當地政府心生一計,「以科技對抗科技」,和美國一間創投公司合作,把商戶手機變成讀卡器,直接進行付款交易,成功吸引居民留在本地消費,抵消分行撤走而帶來的影響。 在科技潮流和成本日益高漲下,銀行不得不走「重質不重量」的分行精簡路線,把最低利潤的日常交易「外判」科技完成。不過,要確保居民生活帶來最少影響,實有賴政府大力支持, 這點在只懂不斷為上世紀的八達通「修修補補」(例如推出超過百元的伸縮拍卡器)的香港政府,實有可借鏡的地方。 Source: The Telegraph UK Reference: http://www.bbc.co.uk/news/business-42541146

時事速讀 | 博彩公司併購

Image
2017-12-23 英國最博彩公司 Ladbrokes Coral 被主要網上競爭對手 GVC 以接近40億英鎊收購,完成交易後GVC將會得到新公司 53.5% 的股權。在香港,合法賭博的途徑只有賽馬會投注賽馬、足球(推出時在社會引起了廣泛迴響)和六合彩。相反在英國,博彩業(Bookmaking)多姿多彩,除了傳統的賽馬外,不同的運動由足球籃球到MMA,甚至總統大選都可以下注 (當初IT狗買中了侵侵當選,呵呵) 。而且博彩公司提供線上(手機app)和線下(店舖)博彩機隨時隨地玩樂,做成英國博彩業龐大的收入和競爭,2016年博彩業提供10萬個職位和100億鎊的收入。這些博彩機亦是今次交易其中一個最令人關注的地方。 每部 Fixed-Odds Betting Terminals (FOBT),即博彩機,都有一個所謂「最大賭注」,最多可以下100鎊一注。從2016年10月議員提出以來,政府(Department for Digital,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DCMS)正在檢討法例,把最大賭注減少到2鎊至50鎊之間,同時把每注開彩時間加長,希望減低賭徒上癮的機會。若果最後成事,將會直接影響博彩業的收入,就連這次交易的出價都會被調低,因為 Ladbrokes Coral 未來價值降低了。所以兩間公司,甚至整個博彩業聯會(The Association of British Bookmakers, ABB)都大聲反對,指出若把最大下注降到最多議員和地區支持的2鎊,除了帶來3成以上的收入損失,更有可能導致削減二萬個職位。況且現在賭徒若要投注多於50鎊,大多需要實名登記或要由職員下注,換句話說,已有一重篩選機制,防止賭徒賭至「傾家蕩產」。 有趣的是,除了在經濟貢獻和現有機制反駁外,他們更指出有少數力推新政的議員,背後金主是被沉重打擊的賭場和遊戲機業(Casinos and Arcades),直指其「袋鼠法庭」(Kangaroos Court)。究竟兩邊的競爭從何而起? 原來上世紀以來,酒吧、賭場和一些餐廳都有博彩機,現在一些英式的酒吧仍有投幣式的 32-bit pixel 遊戲機可玩。但在千禧年開始,博彩機在博彩業龐大的分店網絡內大幅普及,並加入了電腦化啤牌和輪盤等玩法,直接對通常只有一間店舖的賭場做成沉重打擊。下注金額方面,主要有...

英國手機 | 上台實試

介紹了 電訊供應商 和 手機Plan , 今天向大家示範如何上台和轉台. 在決定用哪個電訊供應商之前, IT狗建議大家 查查 你的主要生活範圍的覆蓋能力, 以免發生 "長期3G" 的尷尬情況. 整個上台的過程非常方便, 以 Giffgaff 為例: 1. Order Sim Card 由於沒有實體店舖, 所以需要在 網上登記 登入名稱和地址. Giffgaff 就可以郵寄 Sim 卡給你. 通常一至兩個工作日就會收到 Sim 卡. (實體店舖可以即時出卡, 這是最大的分別) 2. Activate Sim Card 收到 Sim 卡和一張印有6位數字的名片之後, 在 網上 Activate. 3. 充值 / 買收費套餐 用已登記的名稱登入, 根據自己的需要買不同的月費 Plan. IT狗買了10鎊的 GoodyBag. 包含了500分鐘和 2GB. (公司和家都有 wifi. 所以 2GB 是綽綽有餘) 4. 每月增值 GoodyBag 每30日就會 Expired. 這時只需要 登入 付款買下一個 30日的 GoodyBag, 即日生效. 轉台也是無痛體驗. 只要登入 Profile, Request 一個上新台時用的 PAC Code 就可以. 全程不用和客服舌戰. 就算是其他公司需要打電話問 PAC Code, 例如 EE, 對話都只是: IT Dog: I want to request a PAC code Staff: OK. Your code is xxxxxx. May I know why you want to leave EE? IT Dog: Because new provider is cheaper Staff: OK. Understood. Thanks for your support 在香港, 如果你答"第二間平D"的話, 將會引發無窮無盡的 Counter-offer 和辯論, 但在英國是很理所當然, 而且員工亦沒法為你"度身訂造" 一個海鮮價優惠多多的便宜月費.

英國手機 | 手機Plan

今次繼續談談英國的手機計劃 合約形式 ; 費用 ; 機場買 Sim 卡 ; 歐洲漫遊 ; 跟機?不跟機? ; 合約形式 英國和香港差不多, 一樣有: 跟機月費 (Monthly Plan). 要簽約 Sim 卡月費 (Sim-only). 要簽約 不過, 還有一個不跟機和不用簽約的 Pay As U Go (PAUG) 計劃. 在香港, 如果你不上台, 不簽約, 手機費用基本上是天價. (當然上台還可能是為了換新手機) 但是在英國, PAUG 其實和簽約價差不多. IT狗便是用了 Giffgaff 的 PAUG 計劃, 每個月付款, 還可以自由轉用便宜計劃 (在香港由貴 plan 轉便宜 plan 理論上是不可能, 除非直接轉台). 費用 以 Giffgaff PAUG 月費為例 (其他大台如 Vodafone 和 EE 會略貴, 但不會差太多): 10鎊有 2GB 4G + 500分鐘 20鎊無限 4G 數據通話 4G Plan 雖然好像比香港的 88元窮人恩物 Plan 略貴, 但請注意: 不用簽約, 下個月隨時轉台 首 6GB 是真正 4G, 之後才限速. 香港是 2GB... 如果用爆數據, 它會立即 Cut Data. , 你可以立即續期, 不用等下個月. 沒有香港 Shocking Bill 的問題 若不想續期, 亦可以存錢入 Credit Account, 逐分鐘 / MB 計. 1MB 只需 5便士. 用光了 Credit 便 Cut Data. 以上四點, 秒殺香港的服務質素... 機場買 Sim 卡 大家一下機, 會見到很多電訊供應商攤位. 如果大家沒必要的話, 千!萬!不!要! 光顧他們買SIM卡. 到了市中心後, 隨處可見一樣的店舖, 但價錢便宜一大截. 歐洲漫遊 由2017年6月開始, 英國 Sim 卡可以在大部份的歐洲國家使用, 而且不用額外付錢, 計算在本身的月費之中. (歐洲很多分店的 Vodafone 和 3 UK 的優勢即時消失...) 跟機?不跟機? 在香港, 除了用窮人恩物 Plan 外, 大部份人都用跟機 Plan. 因為扣除月費後, 變相用折扣買新手機. 但這個策略在英國行不通. 跟機 Plan 和 Sim Only Plan + 剩買手機是...

英國手機 | 電訊供應商

現在出門, 忘記帶銀包還不如忘記帶手機可怕, 可見手機的重要性. 今天就略談英國手機電訊服務供應商. 主要電訊供應商 Vodafone : 歐洲最大, 全球第二 (僅次於中移動), 英國第三 (?!) 的供應商. 價錢亦是最貴. 當初和 3 UK 一樣, 憑藉在大部份歐洲國家都有業務而提供相對平價的漫遊服務. 但現在這優勢已完全消失(見下文). 擁有自己品牌的貼牌機. EE : 2010 年合併了 T-Mobile 和 Orange 成為英國覆蓋率最大的供應商. 在 2016 年被英國電信 (BT) 收購. O2 : 原為 BT 合營子公司, 2016 年被西班牙電信 (Telefonica) 收購, 為英國第二大供應商. 2015 年有意賣給 3 UK, 但被歐盟以壟斷為由阻止, 今年的上市計劃又被 Brexit 打亂. IT狗覺得這間公司質素不及前兩間好, 價錢又不及3 UK 和其他細公司, 定位相當老尷. 它不時有獨家顏色和型號的手機, 例如櫻花色 Xperia X, 算是比較特別. 3 UK : 誠哥出品, 和 Vodafone 一樣在歐洲很多國家都有分店. 價錢比較便宜. TalkTalk Mobile : 一間相當大的數碼電器公司 Carphone Warehouse (Link) 的子公司, 同樣租用 O2 的網絡. 攤位設立在母公司的分店內. Virgin Mobile : CEO言行相當出位的維珍集團旗下公司, 租用 EE 網絡. 個人覺得維珍集團很多服務都是"燒鵝價錢, 燒鵝味道", 定位是收入不低又追求質素的中產一族. Giffgaff : 英國最大虛擬供應商, 租用 O2 的網絡. 所謂"虛擬"即是沒有實體店舖, 由開台, 付款到取消都是網上進行, 有趣的是它用龐大的 Community Forum 和 FAQ 取代職員回答問題. 受惠沒有租金壓力, 價錢相當便宜. BT Mobile : 英國電信旗下虛擬供應商, 租用同一集團的 EE 網絡. 個人覺得 BT Mobile 的成立主要為輔助性質 (以方便其他業務的用家為主), 畢竟 BT 主業不在電話, 而且 EE 已是龍頭之一. Tesco Mobile : 超市 Tesco 的子公司, 同為虛擬供應商, 又是租用 O2 網絡...

英國考車 | 學車 | 路試

學車困難 作為"真"新手, IT狗學車時主要遇到以下難題: 所有名詞要記英文, 什麼 Clutch, head restraints, bonnet, 真的要查字典才懂. 阿sir 常常逼人玩 "Commentary Drive", 意即邊駕駛邊說出見到什麽, 要作何反應. IT狗是英文差的思考型, 口比腦慢之餘, 還要花時間做英文翻譯才說出來. 所以一開始不是"只說不做", 就是"只做不說", 常常被誤會反應慢 / hang 機. 沒有時間練習踩 Clutch, 常常開車死火. 迴旋處太少時間行 MSSPL 和 LADA Routines, 而且常常不夠膽開車. 後來明白是心理遊戲, 只要有信心就改善了好多. 掌握不到轉波的時機. 阿sir說靠引擎聲音, 但除了 1波轉 2波外, IT狗很難聽得出分別. 後來改用速度來決定最佳的波段, 問題改善了很多. 轉彎時忘記轉二波. 掌握不到車輛在行車道的位置, 不是太近路邊, 就是太近馬路中線. 考車 學了幾十小時, 終於可以報考了. 過程簡單, 和筆試差不多, 完全 online 搞定 及格需要 15個或以下的小錯誤 (Minor faults) 沒有任何大錯誤 (Major faults) 考試形式 Eyesight check. "Show me, tell me" questions. 考官會問你兩條問題, 答錯一條當一個 minor fault. 所有問題可以在官網溫習 (Link). General driving ability. 考官會給你指示駕駛, 中途突然叫你停車再開車來測試反應. 為時大概10-15分鐘. Reverse vehicle. 考官會從上篇三種 Mauoeuvre 隨機抽一種來考核. Independent driving. 考官會說出目的地, 讓你看路牌來駕駛. 為時10分鐘. 注意: 由2017年12月4日開始, 考核內容會有更新. 當中最嚇人的是 Independent driving 加長至 20分鐘, 而且有三份一機會要聽導航指示. 所以IT狗一定要在 12月前考到. 考試過程十分簡單, 阿sir會載你到考場, 登記完...

英國考車 | 學車

無驚無險, 過了 筆試 , 下一步就是學車了 駕駛學校 ; 學車 ; 程序 (Routines) ; Manoeuvre ; 駕駛學校 首先, 英國並無法例規定一定要找師傳學車. 只要有一個三年駕駛經驗以上的人教你和陪你練車就可以. 換句話說, 如果你家裡有車, 你可以找親戚陪你練車, 慳回不少學費 (這些機會不是我的😭)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駕駛學校的網頁內有 "Suggested learning hours" 和 "Suggested driving hours" 之分. 至於駕駛學校, 英國最大是以下三間: BSM . 學員數目曾經是全英國最多. 2011年被 AA 以1鎊 收購 之後仍然以 BSM 營運. 難怪IT狗報名時發現它的網頁 Redirect 去 AA 的 Domain (職業病...) AA RED 由於英國太大 (對比香港來說), 每個師傅只會教特定地區的學生. (例如住愛丁堡的師傅不會山長水遠教倫敦的學生). 所以駕駛學校愈大, 它在每個地區就有愈多師傅坐鎮. 這對於學生來說都是好事: 萬一你和一位師傳"火星撞地球"時, 學校都有另一位頂上. 當然你可以選擇比較便宜的小學校, 但 IT狗覺得學費的差異彌補不了換師傅的不便, 所以 IT狗選擇了BSM. 學費方面, 首10小時是每小時22鎊, 之後是每小時27鎊. 英國是沒有包合格課程的, 所以總學費視乎天份和運氣. IT狗就學了38小時, 總數是 22 x 10 + 27 x 28 = 976鎊 (破產了...) . 以IT狗完全新手, 兼且不能私下練車來說已經算超額完成了. 政府建議新手學 45 小時 + 22 小時私下練習, IT狗足足省了 29小時 = 783鎊!!! 還有一個和香港不同的地方, 就是師傅會親自駛到你家門口接你去學車, 所以第一堂已經是在馬路練習, 新奇好玩又刺激. 學車 在學車前, 先要決定手波還是自動波. 歐洲還是手波車當道, 租車費亦較便宜, 所以 IT狗選擇了手波. 阿sir是一名聲稱教了13年, "只為興趣不為錢"的中東人, 除了常常吹噓他的學生有多容易合格, 和逼我看他的面書外 (只有合格學生的照片, 其餘什麼也沒有,...

英國考車 | 駕駛執照 | 筆試

古乳有暈: 外國 月光特別圓 地方特別大. 在外國生活, 如果有車代步當然萬事皆順啦. 而且英國車牌在歐盟國家都通用, IT狗可以實現和小喵娘娘 "策(寶)馬奔騰, 共享人世繁華" 的自駕遊夢想了!!! 事不宜遲, 立即看看考車的程序 申請臨時駕駛執照 (Provisional Driving License) ; 考筆試 (Theory Test) ; 學車 ; 考路試 (Practical Test) ; 註: 筆試和學車可以同時進行, 只是過了筆試後, 學車時理論上會安全一些, 因為對規則還有印象. (實際上並無直接關係, 因為學車時會緊張得忘記所有理論 XD) 申請臨時駕駛執照 (Provisional Driving License) 這個相當簡單, 只要去 DVLA (Driver and Vehicle Licensing Agency) 網上申請 和付款 (承惠 34 鎊) 就可以了. 由於駕駛執照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身份證明文件, 所以申請時要寄另一種身份證明文件的正本, 例如護照. IT狗當時寄了 遺失了都不會可惜的 BRP (Biometric Residence Permit, 相當於英國新的智能身份證). 考筆試 (Theory Test) 有了臨時駕駛執照後, 可以著手 報考筆試 了. 溫習方面, IT狗極力推薦DVLA出版的三本天書: Offical DVLA theory test for car drivers. 必溫 Know your traffic sign. 有時間可以一看, 複習一些奇怪的路標 Highway code. 可以不理 不要在書店買, 它們只有正價和散賣. Amazon 有 bundled sales 只要16鎊 筆試形式 MC題. 50題要答對43題或以上. Hazard Perception Test. 75分至少要拿到44分. MC題沒有特別, 只要背熟天書1應可過關. IT狗身為(過氣)考試機器, 輕鬆拿了48分. 😆 Hazard Perception Test 比較特別. 它會播放14條片, 當你看見有 Hazard 時就用滑鼠 Click 一下影片裡的任何地方. 它會根據你 Click 的時間來決定是否最佳的...

毒男玩物 | iPhone 6s Plus

這篇有些突然, 因為IT狗的手機突然"打柴" 😢 用了LG G4一年, 估不到大限已到. 是的, 就是那個震驚全球, 最後連 LG 都要 跪低 的 Start Screen 問題 由於手機很少全球保修, 所以IT狗要在英國買手機了. 幸好制式是全球通用, 將來在香港也沒有問題. 不過現在很少"煲粥"也是事實... 和寫程式一樣, 第一件事當然是 Get Requirement. 對於手機, IT狗就需要: ( 重要性是分先後的 ) 相機要最頂尖! 相機要最頂尖! 相機要最頂尖! 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作為小喵女神的御用攝影 兵 師, 當然要用最一流的鏡頭啦. 那為什麼不買相機? 因為好的單反太貴, 平的相機又和手機差不多, 無謂買那麼多電子廢物. 螢幕起碼要 5.2 吋以上, 因為 G4 是5.5吋, 上一部 LG G2 是5.2吋, 用慣了. (題外話, LG G2 用了3年都還沒壞, 只是鏡頭老化, 果然是當年 LG 翻身之作) 螢幕解像度 1080p 以上, 不用 2K.  CPU 至少要 Snapdragon 6字頭, 因為平時會玩賽車遊戲. MTK 可免則免, 怕爆炸. Ram 大概 3GB 都夠 可換電 / 電量可做到一日一充 (包打機時間) 可插卡. 正如方中 sir 所講 "活到老, 學到老". 作為 IT 之神, IT狗要儲存電子書或者電影到手機看, 維持一個月看三十本書 + 三十套電影的紀錄, 比局長還厲害.  螢幕佔比最好有80%, 這樣手機會細部一點, 方便袋在褲袋 可以看得出, IT狗是一個很 落後 實事求是的人. 所有人都追求手機規格最頂尖, 但IT狗覺得三年前的頂尖都夠用了, 果然是成熟男. 😎 不過因為鏡頭的需要, 所以通常都只可以買旗艦機 電話迷思 (太激動所以用口語): CPU要用最快 - 部電話用黎打下機睇下片, 又唔係用黎 run program. 駛唔駛咁快先? 打機順唔順主要係 Ram 同 GPU 決定. 以現時手機遊戲既需要, 中階既 GPU 都夠哂用. (MTK呢D弱雞就唔好講啦) CPU愈多核心愈好 - 都係個句, 你隻手都唔可以一次過做十次野, 咁多核心用黎托咩. 好似iPhone 堅持用雙核心, ...

英國交通 | 單車

來到交通篇最後一集, 和大家談談單車. 英國政策 ; 價錢 ; Bike2Works ; 偷車 ; 英國政策 之所以會另開篇章談單車, 是因為和香港不同, 除了送外賣和在假日消閒之外, 單車在英國 (以至歐洲) 都是很常見的代步工具. 雖然英國談不上是全方位單車城市 (哥本哈根的騎單車經驗好太多了😇), 但是在英國政府為求舒緩擠塞問題, 而大力推廣單車之下, 英國處處都有方便單車的措施: 大部份馬路邊都有專屬單車徑, 紅綠燈前都有單車停泊位 (所以每天的繁忙時間都可以見到幾十部單車一同綠燈起步, 場面相當壯觀) 大城市都有很多單車租賃服務. 它們並不是共享單車, 是由私人公司經營或者贊助的. 政府應該會有補貼因為價錢實在太便宜, 踩足一天只需要幾鎊. 但由於它們是自助性質, 所以要用 Debit / Credit Card 再加專屬的手機 app 才可以租. 對於初來報到的IT狗來說實在是太複雜了, 所以放棄 除了Motorway和少部份特別標示不可騎單車的路外, 大部份馬路和行人路都可以踩單車, 暢通無阻, 沒有香港單車徑 "斷截禾蟲" 的問題 絕大部份司機對單車都非常禮讓, 如果馬路沒有單車徑而超車是有危險的話, 他們會減速至安全速度和距離讓單車繼續前進, 不會響鞍, 為免嚇親單車手 (試想像如果係香港, 九條命都唔夠死) 駕駛有針對單車的條例, 一定要遵守才可以及格, 例如前面有彎位或者雙白線不可以爬頭等等 價錢 說了這麼多, 是不是心癢癢想立即"出車"呢? 不用急, 首先你要檢查清楚你有多少錢, 因為 單車在英國是非!常!貴! 以一手單車為例, 普遍價位在一千鎊左右, 即係差不多一萬港紙! 而且, 不要以為這個價格一定是好東西, 一千鎊只可買到一台最簡單, 厚軚 / 可轉波 (無錯, 只可二揀一), 仲要大大部不可摺的單車. 如果要有齊基本裝備, 價錢起碼要二千鎊. IT狗有同事前排買了一部五百鎊的特價單車, 踩了一會行人路就爆了軚, 原因是輪軚太簿給碎石割破了...... 相對之下, 一部二手車普遍只需要五千鎊以上, 即是一部二手車只可以換三/四部耐用的單車...可想而知有多誇張 Bike2Works 不過, 政府為了幫助人"出車", 非常 ...

英國交通 | 巴士 | 的士 | Private Hire

Image
今星期和大家談談巴士, 的士和Private Taxi. 巴士介紹 ; 巴士行程計劃 ; 巴士站 ; 巴士付車資 ; 的士 ; Private Hire ; 巴士介紹 倫敦巴士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 紅巴士 , 直至今日仍然正確. 而且流線型的車身, 對比香港"金巴"那種四四方方的設計, 可以說是懷舊和潮流兼備. 新款巴士 舊款巴士 (類似型號在香港早已退役) 乘巴士最大的好處是便宜 (整個倫敦劃一收費 1.5 鎊), 可以欣賞街景, 和 沒!有!Roadshow! 對比地鐵來說, 由於是在地上行走, 所以乘車途中上網可謂暢通無阻 (不過地鐵正在推行站內 wifi, 所以這個優勢不是太明顯). 壞處方面, 除了會塞車和慢, 由於有很多醉酒鬼和面目猙獰的黑人會選擇乘巴士, 所以深夜時份可能會有少少擔驚受怕... 巴士行程計劃 推薦 Citymapper apps. 因為它能提供實時到站資訊, 和比Google提供更多路線建議 (有時甚至比Google更準確). 而且可以查詢特定路線的所有停站, 十分方便. 巴士站 每個倫敦的巴士都有一個英文編號, 十分系統化. 而家絕大部份的巴士站都有附近巴士站的地圖, 基本上不會上錯車 這個站的編號就是 "MA" 巴士付車資 由於倫敦政府大力推廣 Contactless 支付, 所以除了現金 (其實 so far 都沒見過有人付現金) 外, 可以用 Oyster card (類似八達通, 有每日支付上限, 即超過上限就不收費) Contactless Debit card (本地人專用) Contactless Credit card (不建議使用) 有 NFC 的手機, 即 Apple Pay / Android Pay 可能現金真的不太流行, 又或者大部份司機都十分 hea, 如果 Contactless 機有故障, 司機都十分樂意讓人免費乘車. 反而在香港則試過被司機強逼用現金付款... 外國主要都是講求自律, 落車閘竟然都有付款機, 任意讓人上車付款...在香港應該會被司機趕下車... 的士 英國不同地區都有不同的的士公司和顏色, 例如倫敦是黑色的, IT狗居住的 Surrey C...

英國交通 | 地鐵

Image
上次 講左火車, 今次講下倫敦地鐵. 地鐵介紹 ; 買飛 ; Zone ; 入閘 ; 搵月台 ; 上網 ; 關愛座 ; 行乞 ; 地鐵介紹 (因為IT狗主要係倫敦附近做廢青, 所以今次係講倫敦地鐵) 倫敦 地鐵 , 當地人叫做 Underground 或者 Tube. 相傳因為隧道半圓型似一條水管. 實際上車廂以至車門上半截都係圓拱型既, 所以鬼佬高D既話好易俾車門撞到個頭 以大城市黎計, 倫敦地鐵 算係簡單, 幾乎全部係一個月台一條線, 每條線用唔同顏色黎分 行經市中心或者大部份旅行景點既有: 深藍色 Piccadilly Line 黑色 Northern Line 棕色 Bakerloo Line 紅色 Central Line 黃色 Circle Line 綠色 District Line 灰色 Jubilee Line 淺藍色 Victoria Line 湖水綠 ( 雙間) DLR, 即係架空列車 比較少搭既: 湖水綠 Waterloo & City Line . 呢條線比較特別, 只係得兩個站, 主要係平日返工來往Waterloo Station (西南交通樞紐) 同Bank Station (傳統金融區) 粉紅色 Hammersmith & City Line 紫色 Metropolitan Line 橙色 ( 雙間) Overground Line . 非常龐大既地上鐵路網絡, 但由於主要係中心區外圍行駛, 所以要搭既機會唔多 買飛 最方便就係買張 Oyster Card , 即係八達通, 正如 機場篇 所講, 同時享受埋佢每日既收費上限, 同一日搭得愈多愈抵. 唯一唔好處係要俾按金, 不過可以退既 如果黎旅遊, 一連幾日都會搭地鐵的話, 可以買唔同日數 (例如7日) 任搭既 Travel card , 計番每日會平過Oyster card既上限 當然可以買單程票 (Single Ticket), 但除左有錢就是任性之外, 諗唔到點解要買 (本地人專用) 如果有本地銀行既 Contactless Debit card, 可以當 Oyster Card 咁"嘟" Zone 無論係櫃位定係售票機買飛, 都要搞清楚起點同目的地既...